疫情突然來襲,改變了唐山人原本的生活軌跡。小區封閉,很多家庭切換到居家“靜默狀態”。唐山師范學院19個黨總支、63個黨支部的黨員們,毅然深入社區,加入到抗疫志愿者行列。安寧的背后,是一群先鋒戰士們的無私奉獻,他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將疫情擋在身后,把平安留給大家。

體育系教師黨支部書記石永秀
石永秀:勇挑重擔 奮勇抗疫
疫情來襲,危難當前,體育系教師黨支部書記石永秀挺身而出,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備,參加社區疫情防控服務。石永秀老師每天早晨七點半準時報到,領取防護物品并穿戴整齊,八點進行入戶核酸檢測,社區內的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后,他馬上轉到社區外圍光明路至友誼路之間新華道南側的寶島婦產醫院、興業銀行、張家口銀行、中國聯通、七天酒店、牙博士、恒輝公司、唐人街等企業,對所有商戶進行核酸檢測,直到下午五點左右才能完成,一天連續工作六至八小時,忙起來中午飯經常顧不上吃。
石永秀老師的服務對象中,有五名俄羅斯人,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出酒店,生活上有諸多不便。石永秀想方設法,為他們從外面購置蔬菜、水果等物資,幫他們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中國志愿者的熱情感動這些外國友人,大家在團結抗疫的同時,也結下了深厚的國際友誼。

招生就業處吳晗
吳晗:抗疫一線 有招必應
3月20日,吳晗第一時間奔赴社區加入志愿者行列,負責協助社區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為保障社區居民的物資供應,吳晗協助社區聯系水果蔬菜配送單位,自發建立物資供應群,對全社區采購需求進行匯總、配送,他用實際行動保障了大家的一日三餐。
“和廣大醫護工作者、志愿者一起守護家園,我感覺特別溫暖。不是疫情不可怕,而是這樣的時候更需要有人站出來做點什么。我是師院人!冬已過,春已至,經歷了這樣的考驗,我才會更堅定、更強大。奮斗當下,未來可期!”吳晗表示。

計算機科學系教工黨支部李慧
李慧:疫情當前 勇做“逆行者”
在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李慧作為一個黨齡14年的黨員,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伍,沖向抗疫一線,做勇敢的逆行者,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志愿服務工作中,她化身“大白”中的一員,走進封控的居民樓中,進行入戶核酸檢測信息采集工作。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我,心里也是有些緊張的,但是看到義無反顧的醫務人員,我變得堅定且充滿力量。雖然防護服有些悶熱,雙層的口罩讓呼吸不那么順暢,雙層的手套勒的手指微微發麻,但當我看到敲開的門里一個個隔著口罩的微笑,感受到居民的積極配合與理解時,內心被溫暖和感動填滿了。”李慧笑著說。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宋澤成
宋澤成:夫妻一心 共同抗疫
自疫情封控開始,宋澤成和他的愛人就報名參加了抗疫志愿者服務,在保證自身工作的同時,為小區核酸檢測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宋澤成老師教學時,愛人就去接替他戰斗在抗疫一線,他們并肩戰斗,每天保證至少一人在崗。“我和我愛人是志愿者中年齡最大的,都已年近六十,每天的核酸檢測工作雖然累得腰酸腿疼,但是我們在十二輪的核酸檢測工作中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宋澤成表示。

資源管理系的優秀黨員教師代表張廣偉
張廣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展示教師優秀風采
疫情發生之后,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要求,補充社區防控力量,張廣偉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從3月19日開始到現在,張廣偉每天工作近8個小時。在核酸檢測現場,他主動攙扶90歲老人做核酸、耐心安撫小朋友的情緒、有序疏導現場秩序、幫助居民購買藥品……這充分展示了當代教師黨員的優秀風彩,得到了社區居民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音樂系黨員教師馮彬
馮彬:無私奉獻 勇做“逆行者”
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馮彬深知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這個關鍵時刻絕不能有半點懈怠和退縮,要和千千萬萬的“逆行者”們并肩同行。馮彬第一時間到所在的翔云道社區報名參加志愿者,她還從自己家里帶來一次性防護服和消毒噴霧分發給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們。馮彬負責社區核酸檢測人數的統計和匯總工作,隨著對工作流程的逐步掌握,她也很快找到了和小區居民互動的合理途徑,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還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音樂系黨員教師張迎芬
張迎芬:全民抗疫 做社區“小喇叭”
由于物業管理人員大部分被封控在了小區外,社區亟需志愿者協助工作。張迎芬第一時間報名,“小喇叭喊起來”成了她在社區的公眾形象,一句句“保持一米距離”、“提前找好電子就診碼”“做完核酸后不要在小區內逗留”等話語親切入耳,居民們也非常配合。工作看似平凡簡單,但需要有愛心、耐心。

計算機科學系教師杜楠
杜楠:共克難關 戰“疫”有我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生活。計算機科學系教師杜楠第一時間在社區群報名了社區的志愿者。她在等待社區領導派發任務的這段時間,隨時關注小區群動態,任務一下發便積極參與其中。志愿者們舍小家為大家,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只為堅守社區的平安。

計算機系教師鄭錚
鄭錚:團結一致 保障社區宣傳工作
高新區銀隆社區突然開始封控時,社區領導及工作人員都被封閉在各自小區,無法參加社區管理。社區所在居民自發積極報名組成志愿者服務團隊。鄭錚老師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沖鋒在前,在線上教學之余,加入了社區志愿者,努力做好社區防控宣傳、統計登記物資相關信息等工作,既保證用戶做到非必要不出門,又要讓住戶不缺生活物資。小區也由原來前兩天的自發安排到慢慢形成一個有組織統一調配任務的狀態,各項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我們在有限的條件下解決小區秩序、衛生、防疫和民生等問題。整個社區成為了一個大家庭,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社區居民也都完全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所有志愿者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贊。”鄭錚表示。

計算機系教師張學紅
張學紅:團結一致 保障社區宣傳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張學紅沖在第一線,主動向社區支部報道,積極承擔了小區防疫普法宣傳、秩序維護、小區執勤和樓口負責人等任務。在線上教學之余,盡自己最大努力承擔防控工作。
“我們在有限的條件下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尤其是在最開始的蔬菜、藥品等物資問題上,大家努力聯系相關超市藥店等和配送人員,當天就解決了一部分住戶的吃飯醫藥問題。整個社區團結互助,各項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贊。”張學紅說道。
(責編:葛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