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国产影视影视基地抢先看,三上悠亚资源在线观看_1080P在线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師院要聞 > 正文

“疫”路同行·故事| 一名預備黨員的堅守

發布時間:2022-04-07 瀏覽次數:

“冬冬你好,前天我給你拿來的藥,你吃過了嗎,效果咋樣?”

“吃過了,吃過了,效果挺好,我現在渾身上下好受多了,謝謝姚老師的關心!”

“今天我們來呀,是政府給各家配送了蔬菜包,還有些是米、面和油,我們志愿者給你一起帶過來了。

冬冬愉快地收下了慰問品,嘴里一直說著感謝姚老師,感謝黨和政府的話。

姚老師叫姚久民,是唐山師范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在疫情封控管理期間,他成了小區里職稱最高的志愿者,大家都叫他教授志愿者。其實姚老師還是一名預備黨員,有著37年教齡的正高級實驗師。越是特殊時期,越要扛起特殊責任、拿出特殊擔當。面對當前疫情,姚老師聞令而動,亮明黨員身份,接受居委會統一指揮,在疫情排查、小區封控、群眾服務等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彰顯了“共產黨員先上”的政治自覺。

冬冬,是姚老師的志愿服務對象。離開了冬冬家,姚老師又匆匆趕往八十五歲的張大爺家。

2022年3月19日,是比倒春寒更寒冷的一天。

3月19日11時45分,唐山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唐山市首次發現本土確診病例。

本次疫情發生后,唐山市立即全面啟動了各項防控措施。

從防控命令下達的那一刻起,姚久民老師就開始思考該為小區做點啥。在安排好日常網上授課和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等本職工作后,他迅速報名,參加了小區志愿服務隊。每天像轉不停的陀螺……召集、維護小區內的核酸檢測;吃著降壓藥,跑前跑后派送物資;并主動包聯老人和困難家庭。姚老師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配送物資上千份,急需藥品等七八十件……尤其是老人和特殊群體行動不便無法下樓,他跑上跑下忙不停……雖然每天等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早已日落西山,萬家燈火,當聽到大家高聲說“姚老師,辛苦了!”他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姚老師自豪地說:“祥富里小區是唐山市唯一一個習總書記來過的社區,習總書記在這里留下了足跡和親切的教導,我有幸居住生活在這樣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小區,有一種無聲的力量指引著我......平時我在講臺上教書育人,今天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我有義務也有責任站出來,盡綿薄之力,以我的行動,為學生樹立了為人師表的榜樣!堅守是一種責任,疫情不退,我不退。我會一直堅持到疫情結束!”

像姚老師這樣默默奉獻的黨員志愿者,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還有很多。侯宇,黨員,年輕的教學骨干,唐山師范學院應急預備隊隊員。作為防疫群負責人,連續十幾天在光明西里乙區,統計居民的購物需求和發放物資。光明西里是一個較老的社區,沒有電梯,居民年齡較大,腿腳不方便,他要扛著每份物資送貨上門。他說,很辛苦,但很快樂,這是種幫助別人后的身心愉悅!

馮會會,黨員,優秀輔導員。唐山封控管理的第一天,就主動下沉到所居住的銀隆社區,以實際行動成為抗擊疫情的“頂梁柱”、社區居民心中的“主心骨”。

李艷坤,黨員,年輕的教學骨干,唐山師范學院應急預備隊隊員。在路南區富民樓社區,不忘初心,主動作為。

姜麗飛,黨員,優秀教師。她忙碌的身影在高新區世紀龍庭B區隨處可見,她堅信,疫情無情人有情,在抗疫的道路上,我們同行,相信,勝利終將屬于我們!還有李亞美、萬里……在校園里他們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在抗“疫”一線,他們是大愛、責任和擔當的忠誠志愿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溫暖、明媚的春天!



姚久民老師


侯宇老師(左一)


馮會會老師


姜麗飛老師


李艷坤老師


萬里老師


李亞美老師


( 通訊員 李雪梅)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