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然來襲,改變了唐山人原本的生活軌跡,很多家庭切換到居家“靜默狀態”。唐山師范學院19個黨總支、63個黨支部的黨員們,毅然深入社區,加入到抗疫志愿者行列。安寧的背后,是一群先鋒戰士們的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將疫情擋在身后,把平安留給大家。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李建強同志主動下沉社區
·李建強:關鍵時刻我必須站出來
在惠安樓社區封閉的第一天,包括惠安樓、惠仁樓、惠豐樓、惠苑樓,大概2000多居民,核酸檢測任務非常重,急需志愿者。李建強同志年齡偏大,又患有高血壓,家中還有年邁的母親要照顧,他得知此情況,立即安排好家中事,克服困難,亮明身份,義無反顧的加入志愿者服務中。
從早上8點到中午12點,他一站就是半天,把核酸現場秩序維持的井井有條,不斷提醒大家帶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我是一名有24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突如其來,社區人手不夠,關鍵時刻必須站出來,哪里需要我,我就戰斗在哪里,這點困難不算什么!我雖然不年輕了,但也能做疫情防控的急先鋒排頭兵。”李建強如是說。他協助社區完成了十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對黨的誓言和承諾。

紀委副書記唐福齊主動下沉社區志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唐福齊:做好小區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全市進入應急響應狀態以來,紀委副書記唐福齊主動到所在高新區龍悅新居小區居委會報到,積極下沉社區志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協助居委會進行疫情防控秩序維護,并就執勤值守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與所在社區進行協調對接,做好出入小區人員排查登記、體溫監測、外來人員勸返、重點人員協助管理工作,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好小區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3月22日,寒冷的夜晚下起了雨,唐福齊克服了長期腰部疼痛的困難,頂著淅瀝春雨在小區北門口站崗值班,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在高高飄揚的黨旗下彰顯了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經濟管理系黨總支書記張萬山下沉社區
·張萬山:堅守是每位黨員的職責
由于小區突然實施封閉管制,經濟管理系黨總支書記張萬山被滯留在家中。除了做好校內防疫工作,他積極加入社區組織的黨員志愿服務團隊,進行病毒消殺、發放防疫宣傳單、組織居民核酸檢測工作。他在雨中站崗,為大家保駕護航。雖然他沒有辦法和家人在一起享受晚餐,但是,在疫情防控面前犧牲小我選擇大我,這就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堅守。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坊鄰居,這些來自不同行業的共產黨員,此時已凝聚成了一種力量,凝聚成勝利的希望!
人事處馮春爽下沉基層服務
·馮春爽:為民服務 彰顯師院人風采
3月19日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作為師范學院的一名黨員干部,馮春爽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第一時間下沉到路北碧玉華府社區,主動投身虹達小區抗疫一線。積極協助社區及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按照防控要求勸說居民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組織、引導小區全員核酸檢測,全力維持現場秩序。幫助社區做好登記統計,協調解決小區居民實際問題;運送封控單元生活必須品。面對一些不理解和情緒出現問題人員,耐心解釋疏導,讓他們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及做好防護、積極配合核酸檢測的重要性......
疫情防控任務艱巨,身為黨員干部更要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服務的情懷在關鍵時刻站出去、緊急情況下挺出來,用實際行動,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彰顯師院人的風采!
圖書館黨員教師李俊華響應號召下沉社區
·李俊華:志愿抗疫為居民 “我應該站好這班崗!”
在路南區惠民園街道金岸世銘社區的核酸檢測點,圖書館黨員教師李俊華很是忙碌。這是一個有著24年黨齡的老黨員,是首批響應號召下沉社區的黨員之一,也是市共青團志愿者的一員。
“排好隊,保持一米間距,戴好口罩......”是這些天他說最多幾句話。自疫情爆發以來,每天6點他就趕到了工作崗位,幫著社區工作人員布置現場:擺放桌椅、拉警戒線、張貼防疫宣傳單.....然后再穿著連體防護服和面罩,順著樓梯一層一層用喇叭通知居民去做核酸檢測,每天數十趟的爬樓,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不但衣衫被汗水浸透、面罩蒙上一層水珠,就連襪子也被磨掉了腳跟,確保了核酸檢測工作不漏一人、不漏一戶。他還積極研究掃碼軟件流程原理,發現了解決系統卡頓的小竅門,創造了半天掃碼633人的新紀錄。這些天,他經常忙得一天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送來的午餐,常常忙到半夜胃不舒服才抽出時間吃上幾口的忙碌。憑著真干加實干贏得了街道居委會和社區居民的認可和贊賞,被惠民園街道微信推文表揚。
談及這次抗疫,他說,“作為一名黨員,面對疫情,我有責任和義務為居民服務,站好這班崗!”
(責編:葛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