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高質量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于5月14-15日舉辦“2021年師范類專業認證第一期學校培訓”。我校組織舉辦師范類專業各單位的班子成員、教務員、專業負責人及骨干教師,職能處室相關領導和教務處全體成員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學體驗中心收看了培訓會全程視頻直播。本次培訓進一步深入解讀了認證理念和標準,強化了對認證“主線”與“底線”要求的把握,研討了產出評價改進機制建立方法和認證關鍵技術,并分享了優秀的認證案例。

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周愛軍,以《提高認識,明確要求,扎實做好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為主題,從教師教育的重要性切入,就新形勢下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念、標準、兩個關鍵問題、省部協同的組織工作體系等方面具體情況進行解讀。分析了當前的工作形勢和存在的問題,著重從把握認證邏輯“主線”和堅守評價“底線”兩方面對認證工作提出了要求。并提出要從明確人才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標準、改革課程教學設計、形成持續改進機制等方面認識三級五類的認證標準體系,切實以認證推動專業內涵建設。

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委員宋冬生教授以《聚焦建兩線,落實新要求》為題,重點圍繞新版《指導書》《申請書》和《監控辦法》,對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新要求進行了解讀。從新要求制定的目的、依據和背景,對與“兩線”直接相關指標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依據《申請書》闡釋了產出評價改進機制的“底線”地位價值,提出了新要求對專業認證的重點考察方向。依據課程考核在認證中所具有的突破口作用,分析了存在的共性問題,并指出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深入研究設計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目標以及其他教學環節,從而建立健全教育教學達成度評價。
華中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李向農教授,就自評報告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進行了系統的撰寫輔導。他指出,要按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新要求,準確理解“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指標項的內在關聯及其在認證主線和底線中的地位、價值與意義,科學合理地分解指標內涵;
要嚴格根據自評報告“說明”和專家組考察報告“考查要點”,圍繞認證主線和底線,撰寫自評報告;通過建立學校和專業聯動的工作機制,制訂規定文件,合理收集數據,規范提供證據。
南京師范大學葉忠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呂志峰教授,分別就自評報告中的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質量保證,進行了撰寫輔導。兩位專家從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背景、理念、要求、程序等方面一一展開,結合案例分析,重點解讀了自評報告撰寫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難點,尤其是對課程體系的支撐設計、畢業要求的達成情況評價、面向產出的質量評價與持續改進等進行了深入的指導。
東北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等單位的認證專家分別進行了學校評價工作案例的分享,并暢談了對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解和經驗。專家們圍繞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以及自評報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對各級指標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并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對如何做好認證工作提出了寶貴建議。
結合收看本次視頻會議的意義,楊濤副校長指出,此次集中培訓學習為我校師范類專業認證提供了路徑指導,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他強調,各單位收看、學習2021年師范類專業認證第一期學校培訓直播后,要組織本單位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認真研究,根據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工作思路,圍繞認證主線和底線,改革創新,不斷完善,以師范類專業認證作為專業內涵建設的重要抓手,切實提高我校師范類人才培養質量。
(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