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四十年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四十年,也是文化領域發展的四十年,更是追逐強國夢的四十年。在此之際,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弘揚冀東特色傳統文化,12月18日下午,作為我校“傳統文化體驗周”的重要主題,音樂系、校團委聯合唐山市音樂家協會在報告廳舉辦了“中國夢、民歌情”第二屆冀東民歌專題音樂會暨2019新年合唱音樂會。此次音樂會由冀東音樂戲曲藝術傳承協同創新中心與唐山冀東民歌研究院承辦。
音樂會以傳承冀東民歌,弘揚優秀地域音樂文化,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宗旨,選取了16首富有代表性、影響廣泛且特色鮮明的冀東民歌,通過獨唱、對唱、合唱和小組唱等形式加以演繹,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原汁原味、獨具特色的民歌盛宴。演唱曲目豐富多彩,既有原汁原味的冀東民歌《送情郎》、《逛茨山》、《撿棉花》,又有根據冀東民歌改編的合唱作品和根據冀東民間音樂元素創作的優秀作品《草莓熟了》、《燕山桃花紅》、《繡燈籠》等。
一首首民族韻味十足的冀東民歌給了現場觀眾酣暢淋漓的音樂享受。更重要的是,此次音樂會讓我校更多的青年學生感受到冀東民歌的魅力,這是弘揚冀東優秀文化的一次盛會,也是我校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服務地方,不斷發展和繁榮地方文化的有益探索。
(團委 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