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下午,由科研處主辦、外語系承辦的百家講壇活動在文科樓第十階梯教室舉行。本期講座專家為南開大學張文忠教授,講座以“興趣驅動的英語學習”為主題,我校師生180余人聆聽了講座,外語系主任鄧曉峰到場,講座由外語系張健穩副主任主持。
張文忠,南開大學二級崗位教授,中國海洋大學“繁榮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教育部英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英語教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興趣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第二語言習得、學術寫作規范和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主持了“依托項目外語教育模式及本土化研究”和“賦權增能型英語教育創新體系研究”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發表論文70余篇,出版專著2部。
張教授從分析英語學習不理想的原因入手,提出外語課堂環境、標準化考試、教師語言示范(能力)不足、教與學不得法、動力不足和努力不夠等不理想因素疊加造成了英語學習效率低下,提出英語學習要成功,提高興趣是關鍵。興趣驅動學習有助于建立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張教授指出興趣驅動包含以感興趣的方法學習和學感興趣的內容兩種,即技能取向的學習和知識取向的學習。關于興趣驅動的方法,張教授指出,學習動力和熱情、學習材料、學習量以及學習深度都是關鍵,并提出基于興趣的記憶:用心學習、對抗遺忘;基于興趣的使用:自發的或有組織的、活學活用、補語言環境之不足都是建立英語學習良性循環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張教授通過介紹以興趣驅動、建立良性循環的成功英語學習者案例,為同學們今后的英語學習指明了方向。最后,張教授提出學習中應該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開發自己最感興趣的項目,使英語學習和興趣發展相結合;“賦權增能”,倡導個性化英語學習,基于興趣設計項目,制定目標,揚己之長,激情追夢;在做中學、用中學;做學用合一。師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講座,并在提問階段,踴躍提問與專家交流。
本場講座幫助我校低年級學生了解到“賦權增能、興趣驅動”的英語學習模式,開拓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為今后如何更好地學習英語指明了方向。
(科研處 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