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女,1983年7月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來我校任教。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蘭州大學學習,2007年晉升為教授。擔任省級精品課程《高等代數》的主講教師,是唐山師范學院代數優秀教學團隊的主要成員。曾榮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唐山市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和“唐山市優秀教師”、“唐山市十佳教師”、“唐山師范學院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由于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王朝霞教授深受其影響,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人民教師。1983年,王教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數學系,開始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職業生涯。此后的三十二年,她再未停下前行的腳步,始終堅守在教學的第一線。王教授長期承擔著本科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講授《高等代數》、《近世代數》、《線性代數》等多門課程。教學崗位上的她勤奮用心,年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除此之外,王教授還多次擔任本科、專科及函授班的班主任工作,并與其他老師共同承擔著數信系的考研輔導任務。多年來,她的耐心與細致、付出與無私,都被師生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王教授將“教好書”作為自己孜孜不倦的奮斗目標,“每一節課都必須準備充分,以對得起教師這份崇高的職業,對得起莘莘學子,因為這是一個教師的職責。”在開授《圖論》和《數學建模》時,王教授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她卻并未以此為由推辭,而是責無旁貸地擔下課程。為了講好每一節課,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王朝霞教授就把丈夫拉來當自己的第一聽眾,“她很認真,非常用心地備課,講課的時候力求講懂,而且還會對我提問。”她的丈夫張慶教授說道。數信系主任宗鵬這樣評價王教授:求實嚴謹、勤懇樸實。也許正是這樣的品質,才使得王教授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在三尺講臺上激情澎湃,在理論課本中俯首研究。
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但是王教授的課堂不但不顯乏味,反而生趣盎然,宛如奇妙的數學樂園。于她而言,教學更多的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任務與壓力。因此,她用快樂教學的理念,一邊傳授著知識,一邊感染著學生。講課時,她常常與學生互動,帶動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間,她會給學生們講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帶領學生們做數學游戲,讓他們對數學慢慢產生興趣,也使課堂變得妙趣橫生。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王教授幾十年授課經驗下的成果,更是她用心貼近學生的最好見證。她的學生李會敏告訴我們:“印象中的王老師總是面帶微笑,和藹可親的,但是她講起課來卻是一絲不茍,非常投入,即使有時候滿頭大汗也不在乎。”平日里為了方便解答學生的問題,除了面對面的溝通外,她還會在微信等網絡平臺上和他們交流,真正做到了亦師亦友。“我在教育這塊園地中耕耘與成長,快樂地教學,快樂地研究,快樂地與學生相處,感覺很幸福。”王教授如是說。
代數這一神秘而奧妙的領域,引得無數學者競折腰,王教授正是這其中之一。作為省級精品課程《高等代數》的主講教師,她積極參與本課程建設,與團隊一起努力推廣優質課堂。“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在團隊的齊心協力下,王教授與其他成員一起將唐山師范學院教學改革、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如期結題。此外,王教授在《數學通報》、《系統科學與數學》等期刊發表論文18篇,多次主持并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其中兩項均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荊棘中跋涉,她遇到過坎坷,遇到過挫折,然而再多的困難也敵不過內心對數學的熱愛和執著。漫漫科研路,王朝霞教授不斷探索并取得了累累碩果。
“我是個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但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王教授表現得非常謙虛,“這是大家的榮譽,領導、同事和家人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若水為人,平凡在心,無論是在日常工作,還是在業余生活中,她始終保持著一份謙遜低調的心態。閑暇時間里,她常常參加體育運動,這使她既強健了體魄,也勞逸結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持之以恒的運動精神和學者堅定意志的結合,讓王教授在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績后仍能擁有一顆平和淡然的心。
時光荏苒,唯有在內心修籬種菊,方能寵辱不驚;歲月靜好,唯有堅定理想與信念,方可一往無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王朝霞教授在教學研究這條荊棘與鮮花叢生的路上正毅然前行,越行越遠。
(校報記者 程越 實習記者 賈鈺潔 孫悅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