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下午,我校邀請唐山市委黨校副書記李文利教授,在會議中心舉辦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報告會。黨委書記李衛中、黨委副書記趙劍鋒、黨委常委邊宏廣出席了報告會。參加報告會的還有學校各部門領導和全體教師。報告會由黨委宣傳部部長李炳煥主持。
李文利教授從四個方面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解讀。
一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及其歷史背景。會議首次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法治新時代;會議樹立了憲法的權威性,賦予了人民尊嚴,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權益;會議為中國夢指明了具體的發展方向。依法治國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現實的選擇,更是國家長期執政的必然走向。
二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基本內容。李教授將四中全會的基本內容簡要概括為“一一五六”。第一個“一”是一條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道路,中國既不能走因循守舊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第二個“一”為一個指導思想,即在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還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五”的含義則是五大體系,即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厲的法制監督體系、有力的法制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要以建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為主線,在立法、司法、執法、監督等方面推動法治國家建設;“六”為六大任務,分別是完善以憲法為中心的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及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保證公正司法并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公民法治觀念、加強黨的法治隊伍建設、加強黨對改進依法治國隊伍的領導。
三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四個重要關系。第一是依法治國與從嚴治黨的關系。黨和法并不存在沖突,兩者要統一起來,共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關系。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鞏固人民主體地位;第三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國家治理需要法律規范,也需要道德支撐。先法治,后德治,用法律固定道德,法律和道德兩者都要抓;第四是依法治國與全面改革的關系。改革是動力,法制是保障,在依法有序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改革的質量,而非盲目追求改革的速度。
四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創新亮點。李教授提出會議的一個重要創新點是:在司法領域,要通過不斷完善依法公正審判權與監察權,建立案件處理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以及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等一系列手段,禁止黨政部門干預司法公正。
李炳煥部長在最后的總結發言中說,李教授的解讀觀點深刻,內容豐富,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又有結合實際的案例分析,還有實踐層面的對策思考,為我們深入、完整、系統地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起到了推動作用,為我校有序、有效地推進依法治校提供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唐山市高新區建設北路156號
063009
tssfxysjxx@163.com
tssfxyxzxx@163.com
版權所有 ? 唐山師范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冀ICP備05002815號-1 公安備案號:130203020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