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本學期的中層干部培訓工作,2013年11月7日下午,黨委常委、組織部長邊宏廣在音樂樓報告廳為全體中層干部作了一場題為“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加快實現‘五滿意’大學建設目標”的輔導報告,黨校副校長安靜主持了報告會。
邊部長首先講到:關于工作中的意識問題,對我們的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現階段,學校面臨推動內涵建設,創建“五滿意”大學的艱巨任務,更加需要認清當前形勢,強化履職意識,提高管理水平。然后,他從責任意識、大局意識、群眾意識、底線意識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思考,主要內容如下。
一、責任意識
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情,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
中層干部是學校的中流砥柱,肩負著太多的責任和使命,需要有更強的責任意識,要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奮斗,把任務當成使命來完成。責任意識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能力。責任是一種發展自我的機遇,更是一種發展自我的手段。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等,而是責任。有了這樣的認識,工作就會充滿激情和動力。當遇到困難時,就會積極想辦法去克服,并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成績和給予的快樂。
二、大局意識
大局就是整體、全面的形勢,是整體局面和長遠走勢。大局意識,就是顧全大局的思想意識,就是站在整個大局的高度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要看的長遠,不計眼前得失和局部得失,從而得到長遠、廣泛的利益。
對于我們來說,大局主要包含兩個層次:一是部分與整體。基層是部分,學校是整體。二是,基層的工作是學校發展的大形勢、大事業的有機組成。對中層干部來說這就是大局意識的集中體現。
1、心中要有大目標
(1)體現在各單位謀劃工作、制定計劃上。即各單位的發展方向要始終圍繞學校的建設目標和中心工作開展。要以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把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基礎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著眼點和出發點,工作定位要準,工作標準要高。
(2)體現在各職能部門間關系協調、工作溝通上。一個單位就是一個系統,一個整體。學校整體功能的實現,一方面要靠各職能部門做好各自所負責的業務工作來實現;另一方面要靠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互相協調。
(3)體現在工作制度的遵守上。工作制度就是規范,就是標準。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風就體現在對“嚴而有序、權責分明”的工作制度的認真執行上。因此,各級干部要做到學習制度,熟悉制度,嚴格落實制度。
2、手中要有執行力
(1)體現在學校決定的事能否認真貫徹執行上。學校決策就是大局,就是任務。工作中對上級領導和部門安排的任務一定要雷厲風行,精準執行。
(2)體現在具體工作中是否與學校大局保持一致上。領導干部要始終站在學校和諧發展大局的高度去謀劃工作、開展工作,尤其是當遇到涉及個體事件的群眾工作時,要努力的幫助學校做工作,讓群眾理解學校的政策,正確對待出現的問題。
(3)體現在局部利益、個別利益能否服從整體利益上。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 是工作中的一項原則,也是中層干部駕馭復雜局面的一種能力。學校每出臺一些政策,做出一項決定,必然涉及到具體人、具體事,這就要求中層干部站在學校的大局,去推進,去執行。
3、班子要有凝聚力
(1)目標要一致,思想要統一。主要在目標實現的路徑上的統一。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必然不同,如果不能互相理解就可能出問題。所以班子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子成員間“做法”的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相互認可,相互支撐。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相互補臺。
(2)制度要健全,執行要嚴厲。領導班子要建立完善科學民主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尤其是各教學單位要按照《教學單位管理辦法》制定、完善各項制度,形成院(系)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有了好的機制,加上強有力的執行就能凝聚人心,發揮合力,真正形成團結一心干工作、齊心協力謀事業的局面。
(3)工作要溝通,情感要交流。溝通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班子的和諧建設離不開交流和溝通。沒有溝通就失去起碼的相互尊重,就形不成領導班子的“合力”。適時有效的溝通可以使班子成員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努力加深彼此的信任與理解,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工作氛圍。
三、群眾意識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
1、關于干部與群眾的關系
(1)體現在政策、規章和制度的制定上。對于黨群部門、職能處室、教輔單位來說,無論宏觀政策還是具體規定,都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三上”“五滿意”的總目標,是否符合廣大師生的利益,是否符合師生的客觀實際現狀。要努力做到政策為了群眾,制度方便群眾,工作服務群眾。
(2)體現在民主治校、民主治系上。領導干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要做到讓全體師生關心單位的工作,積極參與到單位的管理中來。
(3)體現在對師生具體事務的處理上。我們每時每刻都應把關心、幫助、信任、尊重傳遞給每位教職工和學生。要時刻做到師生有呼聲,組織有回聲。
2、關于機關與基層的關系
(1)從機關職能處室角度講。一是體現在對基層服務的職能上;二是體現在分級管理,權限劃分上。
(2)從基層教學單位角度講。一是體現在辦學方向上不能偏;二是體現在《教學單位管理辦法》規定的教學單位的職責上;三是體現在《教學單位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教學單位接受職能部門代表學校的監督上。
3、關于領導與成員的關系
(1)體現在對下屬崗位的擺放上。一是要把適當的人擺在適當的崗位上。即要知人善任;二是要放在能成長的崗位上。使其能通過崗位看到目標,并且經過努力他能達到這個目標,才會有激情,有動力。
(2)體現在對下屬能力的培養上。要敢于壓擔子,只有壓擔子才能讓下屬學會去思考工作。壓擔子的同時還要勇于為下屬擔責。
(3)體現在嚴格要求上。嚴格要求也是培養,我們總說嚴是愛,松是害。有目標就必然要付出,要想出類拔萃就必須付出更多辛苦,接受更嚴格的約束。
四、底線意識
1、底線是什么
底線有兩個層次,一是國家法律法規,二是黨內法規。
(1)黨章的規定。黨章中關于《黨員》、《黨的干部》的規定就是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
(2)黨內規章制度。《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關于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等規定。近期,中央又連續出臺了一些規定、通知、辦法。
2、嚴守底線
(1)增強定力。第一,堅定信仰。信而生忠、忠則能廉。有了堅定的信仰,才會時刻忠于事業,才能抵御住各種誘惑,堅守住底線。堅定的信仰始終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住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第二,心存畏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作為一名領導干部,關鍵要敬畏四點。一要敬畏法度,嚴格用法度約束自己的言行;二要敬畏權力,始終把權力作為一種責任;三要敬畏群眾,牢固樹立群眾的觀念;四是敬畏歷史,切實珍惜自己的聲譽。
(2)依靠制度。用制度約束行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開展反腐敗斗爭,確保干部隊伍的清正廉潔,就必須注重制度建設,嚴格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里。
邊宏廣部長結合個人工作實踐談了當前形勢下中層干部應牢固樹立的四種意識。這四種意識不僅是對干部思想認識上的要求,也是干部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主要體現。我們應該把這四種意識作為干部的底線要求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深入學校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堅定政治定力,提升管理能力,激發工作動力,形成干事合力,推動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