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由科研處主辦、歷史文化與法學系承辦的“圖南講堂”系列講座在我校順利舉行。歷史文化與法學系鄧偉權博士作題為《茶史中的幾個問題》的學術報告。
鄧偉權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日本史,主要發表論文《中江丑吉的中日關系論》《中江丑吉是否為共產國際代表考析》《中江丑吉的反戰論及其反戰行動》等;翻譯《中江丑吉在中國》等6部著作;參與編寫《中國日本史研究概述》《日本十首相傳》等3部著作,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
鄧偉權博士從茶器和茶具的概念出發,深入探討了茶的發展歷史。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白茶、烏龍茶等茶類的區分方法,引申至日本和中國抹茶的區別以及近代關于“茶”的戰爭,特別指出由于近代中國國力衰弱、國際地位低下,中國甚至不能自稱為產茶最古老的國,反而被印度壓過一頭。以此說明在當今國際社會上,國家實力強大才能擁有話語權,鼓勵同學們堅持文化自信,積極投身國家建設。
鄧偉權博士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不僅讓在場師生對茶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和決心。(歷史文化與法學系 郭晴,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