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美育實踐,培育新時代藝術人才,4月29日下午,美術學院在實驗樓B座一層報告廳舉辦2025年“圖南講堂”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特邀美術學院青年教師于露博士主講,美術學院副院長石野飛,視覺傳達教研室主任、科研秘書朱穎杰等6名專業教師和54名學生參與,共赴一場美學文化盛宴。
講座開始前,石野飛副院長作開場致辭。他表示“圖南講堂”作為學校學術講座平臺,始終致力于構建跨學科對話空間,此次特邀深耕河北地域美術研究的于露老師作為主講人,既是對“行走美育”理念的踐行,更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
于露老師長期堅持將學術研究扎根燕趙大地,在弘揚河北美術文化上身體力行,做出不懈努力。此次講座以“美在燕趙——行走中的美育體驗”為主題,創新采用“歷史解碼+文化尋蹤+美術實踐”三維敘事框架。通過石家莊毗盧寺壁畫美學分析、正定開元寺鐘樓唐代建筑風格解析、定窯白瓷生產制作等典型案例,闡釋民間藝術“形意共生”的創作智慧。于露老師強調:“在場美育”通過設計“觀察建筑空間-感知藝術語言-思辨文化價值”的實踐三部曲,讓學生在實地考察中完成從眼睛觀察到心靈感悟的深度學習。于露老師用大量考察實例證明,美育應突破畫室邊界,在行走中激活文化基因。他特別建議同學們:“走訪參觀省內文化遺址,用畫筆對話歷史,用腳步丈量文明,讓美的種子在實地感悟中生根發芽。”

本次“圖南講堂”作為2025年度美術學院的重要學術活動,成功將課堂理論與現實中的美育實踐緊密結合,開辟出學以致用的新路徑。美術學院將持續推進“行走課堂”美育建設,通過開展專業寫生、考察等實踐教學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在燕趙大地的文化沃土中汲取創作養分,培育具有文化根脈的新時代藝術人才。(美術學院 朱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