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建設
1、“十二五”期間,引進博士1人,學成回來博士4人,出國訪學1人回校,1人外出讀博。引進高層次專家1名。
2、“十二五”期間,生物學學科教師以第一承擔單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合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級項目2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以上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19項。研究經費305.1萬元。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9篇,其中SCI論文4篇。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河北省山區創業三等獎1項;唐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唐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唐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批河北省高校觀賞及藥用植物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并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掛牌。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設專項,購置大型設備5臺件,400余萬元,提升了科研平臺的水平。利用學校專項資金進行應用設備的購置,并建立應用微生物研發平臺。學科組人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共17批,52人次。邀請以色列專家講學1次。
二、專業建設
1、進行本專科教學模式的改變,2011屆培養方案中實行了3+1,2+1的分類培養模式。并依據新的培養方案重新修訂課程教學大綱。
2、進行了四年一貫制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建立了四年一貫制的實踐培養體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非師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成立實習就業辦公室,組織制定實踐過程的教學大綱,加強對實驗教學過程的督促檢查。
3、在課程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我系有省精品課程1門,校精品課程3門,校重點建設課程3門。園藝專業被評為河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4、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微生物學》教材1部。
5、在新的形勢下,依據社會需求將培養目標調整為: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健全人格的,適應廣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并制定了生命科學系學生核心能力標準和各專業技能標準。
6、為加強初高中師資的培訓工作,兩學期各送出送1名教師到初高中掛職鍛煉。
7、園藝專業順利通過了學士學位授予權的評估。
8、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實現了大類招生,制定了大類招生的培養方案。
9、完成了兩批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購置實驗設備的工作,全面提升了教學和科研實驗室的水平。
10、利用重點專業建設費、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建設費、重點學科建設費個、精品課程建設費購置了11.5萬元專業圖書,極大的充實了系資料室的圖書數量。
11、獲批學院“生物類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建設項目。
12、購置相關設備進行了12門微課和開放課程的初步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3、實習實訓基地和實習實訓過程的規范化建設。
14、1名教師獲教學管理獎二等獎,1名教師獲優秀教學獎三等獎。
15、 多名教師在各級微課比賽中獲獎。
三、系務工作
1、完成了系科級干部的選拔、認定工作。
2、完成了系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及考核細則的制定工作。
3、從2014年開始,每年滾動制訂系三年進人計劃和下一年的進人計劃。
4、進行了每年學校專項資金的申報,并完成專項資金的購置工作。
5、派出一名教師下鄉扶貧。
6、首次成功申報并承辦2014 “國培計劃”——農村初中生物學科骨干教師為期20天的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員的歡迎,受到主管領導的高度評價。
7、 針對二級學院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管理的現狀,我系開發的“唐山師范學院生命科學系教學過程管理系統”軟件正在試用。
8、進行了教學檔案的規范化整理。
四、學生工作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2、做好全系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學生行為。
4、積極組織開展各項學生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5、組織隆重的新生家長見面會,架起和學生家長溝通的橋梁。
6、開展假期“大家訪”活動。
7、以專業學習、人文素養、實踐就業為三大主線,創建《生命科學系學生工作建設模塊》,建構學生工作基本框架。
8、規范學生獎(助)學金量化賦分辦法,修訂并整合德育賦分評價辦法,建立合理的學生評價體系。
9、 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入學后的適應性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進行。
10、以專業教育為引領,結合其它教育力量,實現綜合素質提升的目標。
11、特色活動:舉辦“我為2016世界園藝博覽會助力——繁花之約”花卉展銷活動,唐山電視臺對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進行了報道。此項活動既鍛煉了在校生的創業營銷頭腦,又提高了學校院系的知名度,更為我系畢業生的就業創業道路奠定了基石。
五、就業創業工作
1、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專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大賽。生物科學專業,開展教師講課技能大賽;生物技術專業,開展實驗技能大賽;園藝技術專業,絲網花制作大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和熱情,為以后就業增加砝碼。
2、抓好實習基地建設,實現實習—就業一條龍。我系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制定了不同的實習和就業方案。多年來,我系致力于完善畢業生實習就業基地的建設,與多家企業合作,逐漸形成了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即實現了學生的就業,又為企業輸送了人才。例如,生命科學系與天津濱海國際花卉園區有限公司、天津龍達集團的天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公司長期合作,輸送了多批優秀的學生去實習并實現了就業。這一模式的實施,不僅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讓學生在工廠、企業實地學習了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進一步了解所學專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培養模式下,生命科學系就業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實習就業一體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1級生物技術專業16名學生赴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實習,最終13名學生與公司簽訂了用人合同,錄用率高達82%,實現了實習與就業的全面結合。
3、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增加就業機會。從2011-2015年5年間,在河北省“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分別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在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華文杯”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20名學生參賽,共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13項和二等獎5項。河北省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二等獎、唐山市第四屆“民源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獲三等獎、KAB微創業大賽獲銀獎。
4、多措并舉,確保考研工作。2011-2015年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園藝三個專業學生總共考取研究生299名,其中985院校錄取115名,平均考研率為40%。2012、2013、2014連續3年考研率名列全校第一。
5、成立大學生創業(模擬)創業公司。為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系里克服重重困難,2013年1月,生命科學系成立大學生創業模擬公司,為學生提供創業訓練的平臺。并于今年7月23日辦理工商執照。唐山電視臺進行了報道。隨著我系創業工作的推進,現有創業實訓基地四個:勝美科技大學生模擬創業公司、勝美家居生態創意工作室、現代化溫室、應用微生物實驗室;校內創業項目四項:微景觀制作項目、火龍果栽培項目、智能園藝項目、食用菌栽培箱項目。此外,高質量高水準的完成創業幫扶工作,成功幫扶7人創業成功,并帶動14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