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來,人事處始終按照《唐山師范學院“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以建設“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教職工滿意、社會滿意、黨和政府滿意的和諧文明高?!钡臑槟繕?,立足本職,在師資建設、人才引進、科級干部管理、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全面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開創了人事工作的新局。
一、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十二五”期間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把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進行建設,緊緊抓住引進、培養和使用三個重要環節,不斷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師資隊伍的結構得到改善,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
(一)實施“陽光工程”,引進高素質人才
1、實施“陽光工程”,引進優秀人才
學校緊緊圍繞學科和專業建設,科學設置招聘崗位,堅持“三個公開”,即:引進崗位公開、招聘程序公開、優惠待遇公開,陽光操作,公平競爭,保證了人才引進工作的公平和公正?!笆濉逼陂g,共引進105名新教師,其中博士研究生24名,碩士研究生79名。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進谷子遺傳育種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1人。新教師為我校教師隊伍注入了新的血液,改善了教師隊伍的學緣、學歷、學位結構。目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由“十一五”期間的44名增長到2015年的77名,增長了75%。碩士學位教師由315名增長到453名,增長了43.8%。教師隊伍的學歷、學位結構日趨合理。
2、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開展“引智工程”
學校聘請省內外五十多名高級專家,作為我校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在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二百余名“教學名師、卓越工程師”為兼職教師,作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活躍在學生實踐課程及理論課的舞臺上,改善了我校的教師隊伍的能力結構,形成了校內外結合,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多措并舉,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
“十二五”期間堅持多措并舉,有重點、有計劃地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的能力素質。
一是切實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培養。每年組織新教師崗前培訓,加強高等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習。定期舉辦青年教師培訓班,進行師德師風、教學技能培養,“十二五”期間共培訓青年教師121名。二是加強教師長短期業務進修。選派了462名教師參加長短期培訓,通過培訓不僅為新辦專業的進行了師資改造,而且顯著提高了傳統專業的教師科研能力。三是積極拓展國外培訓,提高教師的國際視野。“十二五”期間學校共派出12名教師出國訪學、攻讀碩士學位。四是鼓勵教師學歷進修。“十二五”期間學校選派22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很多教師攻讀了碩士學位。五是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從“十二五”期間共選派60名教師到基礎教育學校、政府或者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需求,提高教學科研水平,達到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目的。
(三)以“重能力、重業績”為導向,加強職稱制度改革
“十二五”期間,學校堅持重能力、重業績的政策導向,修訂了職稱量化和聘用工作的文件,通過限量評審、量化改革等措施,充分發揮政策的引領作用,引導教師們出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學和科研成果,職稱評聘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十二五”期間,我校有24名教師晉升為正高職,75名教師晉升為副高職。2011年,我校被評為省級職稱工作先進集體。
(四)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1、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通過引進和培養,我校的高層人才不斷涌現,“十二五”期間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碩果累累。有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有1名省管專家;有19名入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其中“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4名,“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層次人選15名;近五年有1名獲得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2名獲得市級優秀教師稱號,其中2名獲“十佳教師”稱號;市級教學名師2名。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增強了學校的綜合實力。
2、職稱和學歷學位結構明顯改善
目前,學校專職專任教師 813名,其中正高級教師106人,副高級教師28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7.48%;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30人,占專任教師的65.19%?;拘纬闪艘哉邽楹诵模愿备邽楣歉傻慕處熽犖椋瑸閷W科和專業發展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項目都實現零的突破,教師隊伍的實力迅速提升。
二、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改善教職工待遇
“十二五”期間,最為群眾關注的就是績效工資改革。此外,解決了女副高退休問題、學院路校區員工保險等歷史遺留問題。
(一)實行二級分配,推進績效工資制度改革
績效工資關系到全校每一位教職工的自身利益。自2011年起,學校集中人力,研究績效工資制度。為了解情況,進行工資摸底、測算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研究制定了六套改革方案。最終于2013年7月正式實施。我校實施的績效工資改革,在分配機制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實行了二級分配體制,推進了學校的內涵建設,激發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學校做到了“四個控制”,即績效總量控制、分配因素控制、實施過程控制、分配主體控制,績效工資改革穩步進行。二級單位做到了責權利一致,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明顯成效。經過兩年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學校實現了“四個轉變”: 由“盤算爭取資金”到“盤算經營管理”;由“要我改”到“我要改”; 由“多進人”到實現人力資源的“科學配置”; 由“等米下鍋”到“創收增支”。教職工的收入也大幅增加,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高漲。我校的績效工資改革,受到上級的肯定,在全市績效工資大會上做典型經驗交流。
(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1、圓滿解決學院路校區合并后的遺留問題
2010年,為62名人事代理教師解決了編制及歷史遺留的養老保險問題。這些人中,有的已經工作長達7年,養老保險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處理起來難度大,情況復雜。通過近一年的努力,摸清底數協調好養老保險局和人才市場等多個單位,圓滿解決,其中僅滯納金一項為學校節省了530萬元。
2、完成了54名女副高教師的延遲退休問題
2013年8月,經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研究同意,已經退休的55女性高級專家,可以延長到60歲退休。此項工作涉及人員多,跨越歷史時間長,政策變化大,涉及的人員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93年11月。所以,落實此項政策的難度非常大。我處堅持“陽光操作”,每一步都征得老教師們的同意。截止到2014年9月,工資、保險等各項清算工作徹底完成,此項工作得到了老教師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三、加強機構管理,配備科級管理干部
(一)完善科級管理機制,加強科級干部隊伍建設
2013年,經學校黨委常委會研究,科級機構設置及行政科級干部的任免由人事處負責。為此,人事處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制定了機構管理辦法,科學設置科級機構。與組織部一起研究了科級干部選拔的意見,科級機構和科級干部管理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學校共科級機構241個。其中,黨政機關科級機構64個,教輔單位科級機構15個,教學單位行政科級機構81個,教研室79個。科級崗位設置和科級干部配備工作中,對293名同志進行了職務任免。2014年,對機關教輔的86名科級干部進行了培訓,提升了科級干部的素質。
(二)調整處級機構建制
“十二五”期間,學校增設、改設、更名了部分處級機構。新成立了招生就業處、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監察處和審計處等5個單位;改建了歷史文化與法學系、社會科學部等2個教學單位;保衛處更名為安全工作處。處級機構的調整,使我校的機構設置更加健全,職能清晰規范。
四、規范人事檔案管理,加強信息庫建設
自2013年底起,按省委組織部要求,將我校人事檔案室進行了全面徹底地改造,完成了人事檔案室70平米的改造升級,將檔案存儲量由原來的1500冊增加到了3800冊。完成了近千余冊在職教師檔案重新整理及審核工作。人事檔案材料的真實可靠性,為全校的職稱評聘、工資福利、干部任免等各項工作,提供了準確真實的人事信息。
2014年,我校與海利益康公司聯合開發人事管理系統。目前,基本信息庫已經建設完畢。職稱評聘、工資管理、科級管理等個性化的模塊正在研發。人事管理系統的科學化、信息化,將大大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合同工的管理更加科學規范
進一步完善了合同工管理制度,實行二級管理體制,明確了學校和各用人單位的職責,理順管理程序,明確了權利和義務。進一步完善合同工經費包干制度,按照“三規范”的要求,即“規范崗位、規范職責、規范考核”,把合同工的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同時,加強政策研究,重新核定了合同工的基本情況,為部分人員補辦工傷保險,為全體勞務人員辦理醫療保險??茖W、規范的管理,激發了合同工的工作積極性,推動了后勤、學生、教輔等管理工作的開展。
六、加強制度建設,形成長效機制
“十二五”期間,大力推進人事管理制度建設,使管理走上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道路。先后制定了《中共唐山師范學院唐山師范學院科級干部選拔任用辦法》、《唐山師范學院關于科級機構設置的通知》、《唐山師范學院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評審推薦辦法》、《唐山師范學院關于教師參加培訓、學術會議的暫行規定》、《唐山師范學院關于教師出國(境)培訓的暫行規定》、《唐山師范學院關于選派教師掛職鍛煉工作的暫行規定》、《唐山師范學院關于對具有博士學歷和學位教師考核的暫行辦法》、《關于實行勞動用工目標管理的通知》、《唐山師范學院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等二十多項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設,推進了依法治校的進程,各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更加規范,形成了人事管理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