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學校工會在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系(院)、各職能處室和廣大教職工的積極配合、熱情參與下,緊緊圍繞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認真履行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職能,以熱忱服務教職工為根本宗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為廣大教職工辦好事、辦實事,工會作用進一步凸顯,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充分發揮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職能
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是工會的重要職能,工會始終重視這一職能作用的發揮,切實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1、加強教代會組織建設,重視發揮教代會作用。順利完成教代會換屆選舉工作,每年組織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校長工作報告、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其它重大事項。每次會議期間認真聽取各代表團討論情況,對各代表團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整理,原汁原味地向黨政領導進行反饋。黨委和行政分別召開會議,對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研究部署和落實。組織召開教代會代表座談會,征求代表們對學校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對代表們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認真梳理,原汁原味地向有關領導反饋。
2、加強教代會制度建設,為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職能的發揮提供制度保障。依程序制定了《唐山師范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暫行辦法》、《唐山師范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工作暫行辦法》、《唐山師范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制度》、《唐山師范學院系(院)級教學單位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辦法》等制度,從制度層面保障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
3、源頭參與民主管理。凡屬大宗物資采購、招標投標等涉及學校發展大局、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務,工會都從源頭參與,五年來工會源頭參與招投標項目200多項,在學校民主決策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積極進行“教職工之家”建設
1、建設“教職工之家”,讓教職工找回家的歸屬感。五年來,工會重視加強“教職工之家”建設,相繼建成了教職工活動中心和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教職工活動中心設乒乓球室3間,棋牌室1間,健身房1間,配備了20余種健身器材,初步滿足了教職工健身的需求。“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設練歌房、瑜伽室、器樂室和棋牌室,初步滿足了教職工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兩個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讓教職工找到了家的歸屬感,得到了教職工的一致好評。
2、積極推進“職工小家”建設。工會積極推進“職工小家”建設,鼓勵各分會開展各種特色的文體活動。五年來累計劃撥活動經費700000元,用于分會建設活動室添置相關設備、組織文體活動及購買運動服裝等。
三、組織成立教職工文化體育社團
1、為便于教職工開展健身活動,組織成立了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棋牌、瑜伽等8個專門俱樂部。
2、為豐富教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便于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完成了教職工文化藝術社團的籌建工作,成立了書法、繪畫、攝影、戲曲、合唱、舞蹈、器樂、茶藝等八個社團。
3、積極籌措資金,為每個社團劃撥了專門經費用于開展文體活動,2014-2015年度,累計劃撥35000多元。
文化體育社團的組建,有力地促進了教職工健身運動和文化藝術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得到了教職工的普遍贊譽。
四、積極組織開展教職工文化體育活動
1、精心組織教職工運動會,增加了大眾性的、趣味性的體育項目,減少了競技性體育項目。既減少或者避免了運動損傷,又極大調動了教職工參與運動會的熱情。
2、積極組織體育比賽活動。為促進教職工的身心健康,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積極組織排球、乒乓球、籃球、跳棋、棋牌等比賽,基本上做到了周周有比賽,月月有活動。
3、組織“迎國慶,健步走”大型健身活動。
4、組織健身運動節。以“傳播健身運動理念,普及健身運動知識,促進教職工健身運動”為宗旨,舉辦了兩屆教職工健身運動節暨“八段錦”健身氣功比賽,把每年的5月份定為教職工健身活動月。
5、組織文化藝術節。以“奏響和諧主旋律,創造師院新輝煌”為主題,舉辦了首屆教職工文化藝術節,設開幕式、閉幕式、朗誦比賽、書畫攝影作品比賽,創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五、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
1、實施“兩探望”和“送溫暖”工程。學校工會和基層工會對因病住院的教職工床前探望;對教職工去世或直系親屬去世到家中進行慰問;對困難教職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及時送去組織的溫暖。扶貧助困工作已實現了經常化、制度化,送溫暖活動更注重實效性。通過修改職工困難補助金補助標準,將以前的“吃大鍋飯、撒胡椒面”改為重點向生活特殊困難家庭傾斜,尤其注重加大對因重大疾病導致特殊困難的教職工幫扶力度。五年來,校工會累計慰問教職工達200余人次。
2、堅持做好教職工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互助保險工作。這兩個保險是醫療保險的補充保險,是因為意外傷害和醫療費用較高的在職教職工再次補貼的保險,也是教職工因大病至困的“送溫暖”工程。本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幫互助”的基本理念,在學校行政的支持下,五年來累計投入190920元為教職工加入大病醫療互助保險,教職工補充醫療保險互助金制度日趨完善。五年來,我校參加大病醫療互助保險的職工達到4773人次,參保率達100%;累計投入140000元為教職工加入意外傷害保險,五年累計參保4773人次,參保率達到100%。這些措施,增強了教職工抵御疾病和意外傷害風險的能力,五年來大病報銷40人次,報銷金額49910元,大病救助18人次,救助金額188832元。
3、認真做好學校各項福利費工作。年初認真做好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預算安排,按上級工會和學校各項財務制度規范管理兩項經費。學校工會經費因管理規范,各項支出合理,各項管理制度健全,項目支出合理,學校工會財務已連續六年被唐山市總工會授予“財務工作先進單位”;認真做好教職工重大節日“慰問品”的采購和發放,認真做好各項工會活動的物品采購,確保有限的活動經費,采購物有所值,教職工滿意的物品。
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為普及科學養生知識,有效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聘請了唐山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教授、主任中醫師蔡春江博士來校作題為《治未病與科學養生》的健康知識講座。
5、組織健康體檢。每年組織教職工體檢,健康體檢工作實現了常態化。2013-2015年度,累計投入680000余元用于教職工體檢。近年來,根據廣大教職工的愿望和要求,以個性化體檢的效果為目標,與醫院多次商議,調整體檢項目,確定了基礎項目與個性項目相結合、公費項目與自費項目相結合的體檢方案,既保證了體檢經費額度不變,又滿足了教職工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