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在院黨委和院行政的領導下,黨政班子團結一心,全系教職工齊心協力,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總結如下:
一、黨務工作
1、發揮黨總支政治核心作用,為系各項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
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加強了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通過領導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教職員工思想積極進步,工作積極向上。
2、通過制度建設完善系級管理體系
在黨政分工、共同負責的體制下,黨政領導班子討論修訂了《系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制定了《系年終考核方案》、《系績效工資分配方案》、《系科級干部崗位職責》、《系務公開制度》、《領導干部政治學習制度》等文件,組織成立了教學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以及系務委員會。
二、采取多項措施,全面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日常教學管理嚴謹,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五年來,由于各種原因,我系先后共有五位教師擔任過教學秘書,雖然給教學管理帶來很大難度,但是在各級管理人員共同努力下始終保持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多次受到相關部門的表揚,這與我系教師嚴謹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
2、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我系有經驗的年齡在50歲以上的教師占全體教師總數的30%,其中大多數教師教齡都超過了30年,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這些教師中有教學名師,有精品課項目主持人,有市級優秀教師,有德育標兵,這是我系一筆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言傳身教,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最有效的捷徑。為了發揮老教師的作用,我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鼓勵青年教師多多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與老教師研討交流有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心得;二是組織教師互相聽課,主要是系教學督導委員會聽青年教師的課,以及其他教師互相聽課,互相監督,共同提高;三是采取集中組織青年教師隨堂聽取老教師的課或者老教師進行主題講課的方式,課后有討論有點評。有的教師課后深有感觸:沒聽夠。讓青年教師在聽課中慢慢體會和領悟講課是一門藝術,感受怎樣的課聽著才是一種享受。
五年來,我系4位青年教師參加了兩屆全校教師大獎賽理科組的比賽,2012年教師劉建明獲得二等獎,教師李師廣獲得三等獎,2014年教師朱艷偉獲得二等獎。
3、鼓勵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在當今“工業4.0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墨守成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已成必然之勢。教育教學改革最根本的是課堂教學的改革。目前大多數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而知識的更新和教學模式的更新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很多的沖擊和挑戰,若要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將改革進行下去,而且要卓有成效。
五年來,我系一直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共申報相關研究課題13項,其中院級課題12項,省級研究課題1項,教改研究課題結題3項。
三、加強專業建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專業培養平臺
專業建設是系級重要工作的一個方面,專業結構合理是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保證。五年來,我系專業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1、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優化了專業結構
五年來,本系共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分別是2011年新增統計學專業,同年開始招生,計劃招生60人。2012年專業結構調整,我系又新增應用統計學專業和經濟統計學專業,盡管兩個專業目前還沒有招生計劃,但是有了招生權限,一旦條件成熟,即可啟動計劃。至此我系學科門類包括理學、管理學、經濟學三大門類,共計6個本科專業。6個專業中一個師范類專業,5個非師范類專業,使得我系專業結構設置更趨合理。
2、新增專業順利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
我系于2008年新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并于2012年順利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的評估,到目前為止該專業連續4年有229名學生通過學士學位答辯,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2015年新增統計學專業也通過了學士學位授予權的評估,同年該專業58名學生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3、逐年修訂專業培養方案,為培養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近五年來,我系有招生計劃的4個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逐年進行修訂。比較大型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主要有:
(1)2012年我校組織省內外專家對全校本科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校審,為我系評審的專家為天津理工大學理學院院長樊順厚教授,之后我系根據專家指導意見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修改。
(2)2013年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我系對全部培養方案進行了大規模調整,由原來的40分鐘一節課改變為50分鐘一節課,全系各個教研室教師充分討論課程科目、課程學時、課程實驗等設置,在全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所有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
(3)對2012年和2015年分別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統計學兩個專業,本著尊重領導,尊重評審專家的原則,采納相關專家的合理化建議,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部分調整。
4、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
近五年來,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主要有如下舉措:
(1)以參加專業競賽為契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年間,我系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學生專業技能競賽,其中包括:一是組織信計、信管專業學生參加全國信息技術大賽、網絡技術大賽以及唐山啟奧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唐山地區大學生IT人才選拔大賽等活動;二是組織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逐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先后有18名學生獲得省級二等獎,9名學生獲得省級三等獎;三是組織學生參加河北省大學生講課大賽,我系2011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姜仲林在首次舉辦的河北省大學生講課大賽中即獲得省級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四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我系老師與學生結對子,積極申報河北省“挑戰杯”學術作品大賽、河北調研項目,并取得河北省挑戰杯三等獎,河北調研優秀項目獎;五是特別地為了讓學生拓寬知識增長見識,系首次選派學生出席全國高校大學生學術會議,如2015年6月,我系朱艷偉老師和馬麗貞兩位老師帶領2012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朱麗婷、2013級統計學專業學生張爽等同學到西安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學術會議。通過這些學術活動以及專業競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認知程度,并為學生今后的考研和就業奠定了基礎。
(2)搭建各類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業思路,尋找創業機會
我系學生在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教師的帶領下,分別搭建了多個創業平臺,如由馬麗貞老師指導下的泡泡影像工作室;由姜德輝副主任指導下的博文廣告公司;由詹勝老師指導下的環宇網絡服務公司;由伍瀏陽老師指導的“易微購”網絡銷售平臺以及楊玉娟老師指導的銘天教育咨詢公司等。雖然這些平臺的規模不是很大,也沒有形成特別的影響力,但是以這些平臺為基礎,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受益匪淺。
(3)指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幾年來,我系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如2010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梁憲偉于2012年在詹勝老師指導下成功開發了“汽修廠ERP系統”,該系統已經投入市場產生經濟效益,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獲得銷售利潤2萬元,并得到汽修廠用戶的好評;2012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任東東在詹勝老師指導下正在開發“安卓人臉識別系統”;2012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候洲建在周樹功老師指導下開發了“在線點名系統”,主要用于計算機類課程教師快速點名;2012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李堅在周樹功老師的指導下正在從事國有企業“大友建筑監理工程公司”以及“恒信房地產驗房公司”兩個公司網站首頁的監理和維護工作,等等。這些工作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年間,兩次獲得我校就業工作先進系,并獲得就業典型經驗50強工作先進單位。
四、師資隊伍建設以及科研成果取得進展
我系“應用數學”學科是省級重點發展學科,是我校四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之一。基于應用數學學科建設平臺,著力打造學科優勢項目,優化師資隊伍,在教學科研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師資隊伍建設也就是人力資源建設,而豐富的人力資源是各項工作開展的有利支撐點。近幾年,我系在師資隊伍結構調整上主要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著力引進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
五年來,我系共引進青年教師3人,其中一名博士,2名碩士(2014年有一名碩士由于攻讀博士學位而離職);二是教師自我申請轉型,五年來我系有四名教師自主由教師身份轉換為行政管理人員,使得我系教師隊伍結構更趨合理。目前我系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有19人。高學歷教師占全體教師總數的59%。30至50歲中青年教師占全體教師總數的70%,成為我系教師隊伍的主力軍。
2、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由于學校政策和資金支持,我系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力度逐年增加。五年來,分別選派5名教師赴天津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985院校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研修學習。由于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原有軟硬件技術等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的知識更新要更加快速,基于此,我系每年都會選派信息與計算科學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3至4名專任教師前往東軟集團、天津烽火軟件公司、北京中軟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啟奧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用友集團等企業進行為期2個月的短期培訓,參訓教師并被邀請參與各公司的項目研發等工作。到目前為止,兩個專業的專任教師基本已經被培訓2輪以上,但是個別教師由于種種原因還沒有參與其中。這樣的研修過程大大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教師對所教專業課程理論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和理解,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實證資料。除此以外,加大資助教師參加各類學術會議的力度,僅僅2015年一年我系就有40余位教師50余人次前往各地參加各類學術會議。
另外根據學校教師培訓理念,由學校組織實施,我系每年都會選派一名教師赴唐山市各縣區某中學進行為期半年的掛職培訓。近五年我系共選派了5名教師分別前往唐山友誼中學、唐山市第54中學、唐山市第十二中等重點中學掛職學習,掛職培訓的目的旨在:一是使得我們專任教師有機會直接接觸中學一線教師,參與一線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二是收集一線教師對于參加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以及市級培訓項目的要求和意見,并形成文字資料,為今后工作提供幫助。
3、教研室的重新整合
2011年隨著我系專業數量的增加,原有三個教研室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系情,在黨政領導班子集體研究討論之下,根據教師所從事專業、專業性質、專業結構等將原有三個教研室重新整合劃分成6個教研室,現有6個教研室分別為函數論教研室、代數與幾何教研室、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研室、應用數學教研室以及教法與高等數學教研室。如此劃分更有利于教研室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專業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將教研室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4、教師科研成果多項取得新突破
以應用數學省級重點發展學科為契機,以學科平臺為依托,我系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中于2012年國家投資建成并行計算實驗室,實驗室目前擁有設備包括60個圖形工作站、網絡安全實驗設備平臺和博導卓越電子商務試驗平臺、一個曙光TC4600并行計算集群、一個用友供應鏈管理系統、Mathmetica 數學軟件、SPSS統計學軟件包以及教師用于研究虛擬技術的數據手套等相關設備。這些設備基本滿足了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需要。
基于重點發展學科平臺以及實驗室平臺,五年來,我系教師共發表學術期刊論文69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43篇;研究報告4篇;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8項;著作2部;科研立項62項,其中省部級立項8項,市廳級立項34項,院級立項16項。科研結題42項;科研獲獎15項,其中省部級獎項2項,市廳級獎項13項;學術平臺1個。
五年來,我系教師在科研上取得了優異成績,2013年首次獲批軟件著作權兩項,實現了我系該類成果零的突破。2013年我系教師馮玉芬的橫向課題“低流量輔導傭金和支局長傭金核算及報表系統研發與培訓”實現了我校橫向科研課題零的突破,學校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嘉獎,目前我系教師橫向科研課題有4個。2015年我系教師申請專利兩項,實現了我系該類成果零的突破。
五、學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1、以免監考為契機,主抓學風建設
為進一步深化學風建設,以考風促學風,系制定了《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免監考班級的實施意見》以及《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免監考班級的考試流程》,2011數學本科一班在2012年期末考試中率先全校范圍內實行免監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光明日報、唐山晚報等多家媒體對我系的免監考給予報道。
“十二五”期間我系共有本科畢業生1108人,每年平均就業率達到90.6%。落實具體就業單位510人,占畢業總人數的46%;考取研究生213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19.22%。
2、以感恩活動為抓手,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和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知恩感恩之情,數信系近五年開展了愛心公益活動20多項活動,2012年10月,我系學工組自發成了“愛心你我”公益行動小組,共計1000余人參與了此次活動,2013年5月愛心小組開展了“心系母愛 緬懷國殤 風雨同舟 傳承新感動”大型公益活動,2014年我系50余名志愿者參加了“壹基金”活動;2015年,我系學生參加了到傳統文化唐山基地參加了義工活動,我系近五年來共有3000余名學生參與到愛心活動中來,共募捐2萬余元,衣服3000余件,書籍5000余本,與東方花苑、榮泰尚都、世紀花園等近10個社區合作,資助貴州、重慶等學生和孤寡老人百余人。中央電視臺、唐山晚報和燕趙都市報對我系的志愿服務活動進行了多次報道。
3、以團日活動為基礎,主抓學生團建工作。
為了培養團員的先進意識和對團組織的歸屬感,數信系對基層團組織的思想陣地建設給予指導,要求各團支部以“我的團日,我做主”為主題,定期開展特色團日活動,通過省級優秀團日活動的評比進一步提高基層團支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數信系2011年的《走進誠信考場,實行無人監考制度》團日活動獲得河北省“我的團日,我做主”主題團日活動創新獎。數信系2012年的12信管《做出校園,愛心奉獻》獲得省級優秀團日活動,2014年13信計班的《心系同窗情深深,友愛“家人”意濃濃》獲得省級團日優秀獎,同時2011數本一班、2012數本2班分別在2013年、2015年評為省級先進班集體。抓基層組織建設,不僅能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能提升廣大學生的個人集體榮譽感和為集體奉獻的精神。
4、以學生的第二課堂為依托,建立學生的實踐基地
近五年來,我系學生到樂亭縣大黑坨村、秦皇島撫寧縣墳坨管理區范各莊村、唐山市路北區等調研基地,就農村城鎮醫保、河北省農村團支部建設以及農村人民的課余文化等內容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形成調研報告10余篇,字數達20多萬字,對指導地方文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為了滿足廣大學生的實踐要求,實現全員參與實踐活動,我系團總支積極與唐山市祥富里小學、唐山市聾啞學校、唐山市70號小學以及唐山市星之光學校等建立了10多個基地,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質,為社會盡自己的貢獻。
五年間,數學與信息科學系獲得四次院級學生工作先進單位、一次共青團先進單位。
六、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高度重視全系師生員工的安全保衛工作,無重大事故發生,2014年被評為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