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安愛軍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通過學者們的辛勤耕耘,樂亭先賢史夢蘭的學術影響逐漸擴大,卷帙浩繁的《史夢蘭集》的點校出版,對樂亭縣以及京津冀的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唐山師范學院科研處長趙光峰在講話時指出:唐山師范學院高度重視發揮區域優勢,關注唐山地方文化的特色研究。我校“史夢蘭”研究團隊開展冀東文獻整理和地域文化研究已有七年的時間,自2012年起,學報首辟“史夢蘭研究”專欄,三年以來,成果累成。《史夢蘭集》共八冊200萬字,由我校中文系8位教師合作點校,并于今年6月經由北京唐威文化發展公司資助,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史夢蘭集》的出版是他們又一個豐碩成果,我校也將一如既往對他們的研究給予政策支持。
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唐威文化發展公司、史家后人代表等也都對該著的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
史夢蘭(1813—1899),河北樂亭人,清代中后期京東碩儒。其生平事跡見于《清史列傳》、《大清畿輔先哲傳》、《清史稿》等史籍。史氏學問淹通,除一般的經、史之學外,他在小學、輿地、方志、民俗、方言及詩文方面均造詣深湛、著述宏富,在清末有很大影響。曾國藩曾稱之為“直隸一人”,民間則譽之為“京東第一人”。《史夢蘭集》囊括了《爾爾書屋詩草》、《爾爾書屋文鈔》、《止園筆談》、《燕說》、《疊雅》、《異號類編》、《古今風謠補注》、《全史宮詞》、《畿輔藝文考》、《永平詩存》等史氏的主要著作,并收錄了截至目前國內外已發現的史夢蘭的所有佚文佚著。
作為地域性文化傳統賡續的代表人物,史夢蘭極具典型性。他曾經主持編纂了最完善的地方志著作《永平府志》,編修《遷安縣志》、《撫寧縣志》、《樂亭縣志》,并整理、刊刻了大量鄉邦文獻;他歷經四十年,遍訪永平府區域,選編《永平詩存》,選錄一百八十家詩人、近三千首詩,保存了清代冀東一地的文脈。史夢蘭其人,亦是傳統文人的杰出代表。其詩、其文,可稱得上清代后期文學史上的大家。他參與地方教育和人才選拔制度的制訂,主導文化輿論、民間清議,體現出士紳與官員、世風之間積極良好的互動。
史夢蘭長期以來未能進入主流學術研究視野,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建國以來,京東地區的學術研究偏重于近代革命以來的新思想新文化,而作為革命先驅李大釗同鄉的舊文人代表史夢蘭沒有得到重視;二是因為史氏一生沒有出仕,偏居渤海之濱的草野身份限制了他的學術思想影響和文學地位的樹立。《史夢蘭集》的出版,對彰顯史夢蘭在中國文學史、思想史上的地位意義深遠。
唐山市高新區建設北路156號
063009
tssfxysjxx@163.com
tssfxyxzxx@163.com
版權所有 ? 唐山師范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冀ICP備05002815號-1 公安備案號:130203020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