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国产影视影视基地抢先看,三上悠亚资源在线观看_1080P在线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師院要聞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巡禮|資源管理系

發布時間:2025-11-10 瀏覽次數:

資源管理系

產學研融,五色育人

一、學院基本情況介紹

資源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現有地理科學、旅游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4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203人。資源管理系現有地球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地圖與測量、地質與氣象、土壤與生物、無人機等6個專業實驗室。建設有唐山市地理信息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唐山市城市生態系統仿真重點實驗室、地理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南京師范大學)唐山師范學院分中心3個實驗教學平臺。

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專任教師52人,博士27人,碩士23人,擁有海外教育背景教師5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5人,唐山市優秀教師3人,唐山市優秀社科青年專家1人,唐山市“鳳凰青年人才”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

資源管理系立足學科前沿,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項目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獲批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等省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批其他各類市廳級科研項目70余項。近5年來,教師發表各級各類科研論文50余篇,其中SCI、CSSCI、CSCD等收錄的高級別期刊論文20余篇。

資源管理系以“理論與實踐并重,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特色,構建校內、校外多層次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校外實習實踐基地50余家。堅持需求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近年來,學生在河北省本科高校師范生教學創新技能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河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河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競賽中屢獲佳績。

二、本科教育教學思路與亮點

資源管理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以“五色”為核心的專業品牌建設,即師范教育底色(師德育人)、野外實踐特色(實踐育人)、應用轉型示范新色(協同育人)、科研競賽創新亮色(科研育人)、社會服務本色(服務育人),全方位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卓越競爭力的專業體系,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師德育人:師范教育底色

資源管理系始終秉持“師德為先,育人至上”的理念,著力構建涵蓋校內試講、校外見習、講課競賽、第二課堂等在內的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實踐平臺,組織學生參與教育見習、實習、研習等活動,從教學觀摩、課堂教學實踐到教育研究與反思,逐步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旨在通過豐富多元的教育實踐場景與扎實有效的教育實踐活動,全方位培育地理師范生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全面提升師范生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為教育領域輸送高素質地理師范專業人才。

實踐育人:野外實踐特色

依托資源管理系地理學科特點,充分發揮野外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大自然中錘煉專業技能,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對傳統地理學野外實踐工作進行改革,采用“提問-觀察-思考-討論-總結”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引入研究性項目,注重野外考察的設計性、參與性和研究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科學探究和團結協作。同時在實習中引入競賽機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地理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與發現地理現象及其本質的思辨與團結能力。立足唐山,深挖地方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資源特色,將地理學野外實踐建設成為特色突出、成效顯著、支撐力強、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優質實踐課程。

協同育人:應用轉型示范新色

資源管理系以旅游管理專業、省級應用轉型示范專業、省級一流專業建設為引領,以點帶面,不斷強化應用型專業建設。

1.構建旅游管理專業“11485”建設思路,即“‘1’個發展定位、‘1’項建設目標、‘4’項建設保障、‘8’條建設路徑、‘5’元評價體系”,全力建設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應用型示范專業。

2.構建校政、校企、校校、校協、校媒融合“五融一體”的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育模式。與政府文旅部門合作,共同開展行業調研和專家咨詢,推動學生實習與就業,助力地方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3.強化學生實踐探索,提高學生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專業學生積極參與“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等各類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等創新實踐活動。共有200余名學生參與了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專業學生獲得國家級賽事獎勵4項、省級賽事獎勵11項,獲批河北省大學生“調研河北”項目2項。

4.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凝練“五堅持+五構建”實踐育人經驗。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構建“四個相結合、四個相統一”的德育培養體系。二是堅持服務地方理念,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三是堅持復合型培養目標,構建應用型專業課程體系。四是堅持融合型培養方式,構建應用型人才培育模式。五是堅持全空間實踐拓展,構建應用型特色實踐系統。

科研育人:科研競賽創新亮色

資源管理系始終秉持著創新驅動、實踐賦能的理念,利用教師科研平臺引領學生科研能力培養。通過實施“科研育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研育人體系,致力于將科研活動與本科教育緊密結合,為學生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激發其創新思維,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社會發展輸送具備科研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近兩年來,學生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學生發表SCI學術論文1篇;學生為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篇;學生榮獲校級獎項20余項,省級獎項4項,獲獎達200余人次。其中,趙丹、王晨曦同學在“行遠杯”全國地理實踐技能越野賽中榮獲三等獎;楊瑄同學則在“九州杯”研學課程設計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唐人碳案”小隊在河北省首屆“建行杯”大學生“雙碳”知識競賽中榮獲省級第二名;王鐘熙團隊在第十四屆“挑戰杯”河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三等獎。2025年獲得河北省職業規劃大賽金獎1項,“行遠杯”全國地理實踐技能越野賽中榮獲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服務育人:社會服務本色

1.“雛鳳還鄉”師范生返鄉支教服務

資源管理系自2022年發起了“雛鳳還鄉”師范生暑期實踐助力家鄉基礎教育活動。該項目自2021年6月開始籌備,以“實踐育人,受益大眾”為導向,陸續組建鄉村師范生實踐小分隊30支,每年暑期返鄉義務支教,目前已對接30所鄉村小學。基于對支教過程中發現的鄉村教育痛點問題研究,設計完善了七個教育主題模塊的支教課程,實現受益學生2400余名。實踐過程中,有效補充了鄉村師資多元化需求,實現高校師范生與鄉村教育緊密結合。期間團隊多次入選團中央七彩假期和國家級、省級“三下鄉”示范團隊,同時師生在該方向上撰寫的調研報告及相關成果,多次獲調研河北立項,獲得晉級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相關活動事跡得到了人民日報網、祖國網、唐山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2.立足專業,面向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資源管理系秉持服務地方發展理念,主動對接西部地區發展需求,先后承接新疆且末縣、西藏阿里地區等多項橫向課題,圍繞鹽堿地治理、土壤樣品庫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提供專業化服務;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圍繞資源開發、生態修復、城鄉規劃、旅游服務、數字文物保護等領域承接多項橫向課題,累計到賬經費達200余萬元。

資源管理系堅持“五色”育人理念,以師范教育底色鑄魂、以野外實踐特色強基、以應用轉型示范新色賦能、以科研競賽創新亮色提質、以社會服務本色踐行責任,形成了“課堂-實踐-社會”全鏈條育人模式,逐步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品牌。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