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国产影视影视基地抢先看,三上悠亚资源在线观看_1080P在线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師院要聞 > 正文

“疫”路同行·紀實|“疫”路有你 溫暖相伴:師院1.5萬師生的生活必須保障

發布時間:2022-03-25 瀏覽次數:

沒有鮮花與掌聲,沒有華麗的話語,有的是默默的行動,有的是清晰的頭腦和有力的調度。近日,“奧密克戎”毒株再次席卷全國28個省份。隨著唐山突如其來的首例陽性確診病例的出現,唐山實施臨時性全域封控管理。唐山師范學院緊急響應,根據市教育局的規定,對校園實行封閉管理,然而,這1.5萬校內師生的生活物資保障成為了一項重大課題。怎么辦?疫情面前,師院黨政班子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向師生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物資保障:清零的短缺物品清單

3月19日,唐山按下了暫停鍵,公交停運,一切經營活動暫停營業,往常喧鬧的城市、車水馬龍的街巷瞬間變得安靜起來。唐山師范學院作為市區內正常春季開學的高校,在這一突發疫情中,面臨巨大的管理壓力。如何保障近1.5萬在校師生的正常吃飯、學習、生活,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后勤基建處負責疫情期間物資的調配協調工作,糧食、蔬菜、肉品等要儲備起來,對于急需的食品物資、N95口罩、防護服、醫療包、床鋪、被褥,從附近藥店、商場、超市緊急調配,對送來的箱式物品進行大面積84噴射消殺,定期巡視,保障了師生可以像往常一樣正常有序生活。看到那一張張寫滿短缺的物資的清單,后勤基建處工作的老師們目光鎖定著、注視著大門口,手里還不斷地用手機撥通電話溝通著,生怕錯過任何一通“援助”的電話。當紙上的短缺物品一件件被劃掉時,才發現他們的眼睛里早已滿是紅血絲。他們克服萬難,從附近乃至周邊省市調運蔬菜,抓緊一切時間聯系供應商,通過臨時通行證走應急綠色通道,把蔬菜運送到學校。師院生活館負責人崔國權經理說:“不管外面菜價格多高,多么難買,一定要保證學校1.5萬名師生的日常餐飲。學校沒有就近補,附近沒有外面找。”看到從山東、秦皇島等地拉著滿是新鮮蔬菜的運輸車到了師院西門口時,在他們臉上才看到了難得的輕松,少有的微笑。

全城斷交,物資緊俏,貨物的配送成為了新的問題。不管是采購,還是運輸,都是非常有難度的。每天不定時都有大批量的物資送到師院,經過消殺后,有序地擺放在西門,然后配送人員給食堂負責人打電話,再由專人對接送到各個食堂、生活館、超市。食堂經理馬擁軍主任說:“現在市場有很多菜都供不應求,但是我們會想盡辦法,不會讓孩子們買不到”。他們每天都在連軸轉,重復著同樣的工作,但沒有絲毫抱怨,只希望食堂能夠正常運轉。

門口的保安師傅說:“時刻準備著,經常就是早上6點不到就有貨物開始陸續抵達,食堂的人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9點,不斷地往倉庫搬貨,最晚甚至12點還有送貨車來。”加強管控后,食堂、超市正常營業,物品儲備陸續恢復正常,日常供應順暢,能夠面對突發疫情的保障任務。超市經理說:“大家不要驚慌,超市一定不會關門,價格也一定不會漲價,請同學們放心”。

美味食堂:學生口中的“金牌匾”

3月20日,恰好是唐山市全市封控的第二天。唐山師范學院食堂的美味餐食被刷爆了朋友圈,更有老師表示,“在校園生活區十塊錢可以吃的飽飽的,好好的,菜品特別豐富,這就是咱們后勤保障得力”。師院一如既往堅持做到飯菜質量不下降,不漲價,用餐秩序井然。

同樣為大家送去溫情的還有食堂的服務人員,每天早上5點鐘開始就要進行準備,晚上要忙到11點甚至凌晨2點才完成一天的工作。從洗菜、備菜到切菜、做菜,每道菜的加工到烹飪制作都會細心嚴格地完成,每天還會設計新的花樣頓頓不重樣,讓大家吃得開心。食堂的服務人員不怕辛苦,臨時接到入校的指示,也和老師們一樣,吃住在學校里,為的是能夠給在校的大學生提供正常的用餐服務。他們對待學生來買飯菜和之前一樣,一大勺一大勺的放到打包盒中,同學們還笑稱要給師院木桶飯掛“金牌匾”,簡直是師院的美食名片,不僅好吃而且量足,這讓全體老師和學生心頭都暖暖的。

忙碌的一天結束之后,看到食堂阿姨扶著腰,拖著緩慢的腳步,但當嘴里念叨著明天該準備些什么飯菜時,大家頓時又都提起了精氣神。工作人員減半,從170余人到現在的70余人,客流量加倍,每天人流是往常的3倍到4倍,這讓食堂的壓力倍增,師院生活館一樓的涼皮小哥說:“每天真的很辛苦,休息時間也就3、4個小時,但是能讓同學們吃上一口熱乎飯,就都值了!”說到這里食堂小哥哽咽了,“這世上本沒有什么英雄,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边@句話就是對他們最真實的形容。

愛心志愿者:最可愛的“小紅”

在食堂眾多的身影中,還有一群穿著紅馬甲的人,被大家愛稱為“小紅”,他們是各院系自發的志愿者們,干起活來都不在話下。奔波的身影是他們肩上的責任,門口測溫、提醒同學們進入食堂要佩戴口罩是他們的使命,穿上服裝維持食堂秩序是他們的擔當。買飯路過“小紅”身邊還會送上一句:“保持1米距離,注意防疫安全”,志愿者“小紅”也為食堂的工作人員送去了被褥,雙向的愛,讓大家在疫情中感受到了溫情,這份感情讓人動容。最美“紅馬甲”成為了食堂里的守護者,有命必復,使命必達成為了他們工作的信條。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即使黑夜漫長,也阻擋不了曙光!

(記者:劉玥銘  劉華欣)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